• 
    

  • 當前位置:世紀名人網 > 科技名人 > 顧毓珍

    顧毓珍:中國液體燃料與油脂工藝研究的開拓者

    顧毓珍

      顧毓珍,字一真,原籍江蘇無錫縣,1907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市,著名化學工程專家,中國液體燃料與油脂工藝研究的開拓者,中國流體傳熱理論研究的先行者。

      1917年其父顧騫明去世,母王鏡攜子女返回無錫,節衣縮食,延聘家庭教師,給子女打下了扎實的中文基礎及良好的道德品質。

      顧毓珍,1921年畢業于無錫輔仁中學,隨即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27年8月以優異成績進入美國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顧毓珍在凱斯、謝里爾、劉易斯、麥克亞當、瑞安等教授的循循善誘下,得以進入化學工程學科研究的前沿,為其后的發展奠定了豐厚扎實的基礎。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期間,先后深入造幣廠、鋼鐵廠、煤氣廠、硫酸廠參觀實習。

      1929年5月撰寫了題為《硫鐵礦燃燒的研究》的畢業論文,獲得學士學位。 1929年秋季,進入該校研究生院,繼續進修化學工程。1930年開始專注于流體的流動及傳熱問題的研究,經過一年多,取得可喜的成果,撰寫了題為《水在圓管中流動時的傳熱機理研究》的博士論文。1932年秋,獲得博士學位。論文中的部分內容發表于1933年的《英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叢刊上。

      佩里主編的《化學工程師手冊》認為,顧毓珍提出的關于流體在圓管中流動時的流動阻力計算公式基礎理論可靠且便于實際應用,特予采納,并稱之為“顧氏公式”,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公認。這是我國科學家在化學工程學科領域的杰出貢獻之一。

      顧毓珍在美國波士頓攻讀期間,十分關心我國化學工程學科的開創。他利用擔任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留學生同學會會長和中國工程師學會美洲分會會長職務之便,于1930年發起成立中國化學工程學會,成為該學會創始人之一,長期擔任該學會書記工作。1932年在中國工程師學會刊物《工程》季刊上,他發表了題為《化學工程》的論文。這是較早向我國讀者介紹化學工程學科的一篇論文,對我國化學工程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顧毓珍抱著為發展我國的化學工業作出貢獻的信念,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還利用一切機會了解西方各國化學工業的現狀及發展。除在美學習期間深入不少工廠參觀實習外,1932年他赴英、德兩國考察了硫酸銨廠、人造汽油廠、紡織廠及人造絲廠。

      1933年回國后,他在南京工業試驗所任室主任和分所所長,從事液態燃料代用品的研究期間,又赴菲律賓調查以酒精替代汽油的工業設施。

      為發展我國化學工業,1934年他在上海浦東籌建中國酒精廠,同時還進行以植物油裂化制液體燃料的科學研究。

      1937年他赴日本考察化學工業及人造絲工業。

      1938年,南京中央工業試驗所內遷四川北碚后,他繼續進行油脂、釀造等方面的試驗。幾年中,他在《中國實業》及《實業部月刊》上先后發表有關人造絲、酒精代汽油、大豆工業、油脂工業等方面的論文及調查報告20多篇。

      1940年,他試驗成功“氯化鈣脫水法制造高濃度酒精”,取得了專利,并著手進行酒精工業的調查及指導工廠生產。

      1943年他撰寫了《中國十年來之油脂工業》一文,刊于中國化學會的《化學》十周年紀念刊上。顧毓珍系統地研究了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桐油、芝麻油、蓖麻油、花生油等壓榨時各種因素對油收得率的影響,歸納成方程式。他的這一工作對油脂工業的生產與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抗日戰爭勝利后,顧毓珍擔任中央工業試驗所代理所長,1947年調北平籌建工業試驗所,1948年被任命為北平工業試驗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辭去工業試驗所職務,受聘于同濟大學任化學系教授,講授化工原理和工業化學課程,同時兼任復旦大學、滬江大學、無錫江南大學等校教授,講授化工原理、油脂化學、油脂工業課程。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顧毓珍到上海華東化工學院任教,一直擔任化工原理教研組主任和化學工程教研組主任職務。顧毓珍執教不久,深切感受到,當務之急需要加強教材建設,盡速建立起我國獨立完整的教材體系,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此,他先后編寫出版了《液體燃料》、《油脂制備學》、《化工計算》等書。 1957年他和成都工學院張洪沅教授、天津大學丁緒淮教授共同編寫出版了《化學工業過程及設備》一書。這是我國專家編寫的第一部全國高等院;ぴ硗ㄓ媒滩,曾多次再版、修訂發行,幾十年來,一直是化工原理的主要教材及教學參考書。顧毓珍所著的《化工計算》一書,曾先后再版9次,是一本深受化工系師生歡迎的教學參考書。

      顧毓珍在從事繁忙的教學工作和華東化工學院的化學工程專業建設工作的同時,堅持不懈地開展科學研究。

      從50年代后期開始,著重對湍流時的動量及熱量傳遞,諸如液態金屬傳熱、非牛頓型流體傳熱等方面開展研究。這些都是基于我國化學工業的現狀,為強化過程與設備,提高生產力而開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他根據理論分析提出了強化傳熱的途徑,對熱強化圈、渦流管傳熱和在氣體中加入少量固體顆粒以強化傳熱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并直接推廣于工業生產。

      “噴動床谷物干燥的研究”課題,就是利用理論研究成果指導工業生產實踐的一例。通過這項研究提出了多級噴動和有導向管噴動兩種新技術,解決了谷物進倉前因干燥技術不良而導致霉爛病變的難關。根據多年研究心得,顧毓珍撰著了《湍流傳熱導論》一書,于1964年由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當時化學工業部副部長、化工專家侯德榜親自為該書作序。這是顧毓珍著書計劃中撰寫《化學工程學叢書》中的第一冊。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中,顧毓珍遭受迫害,于1968年7月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顧毓珍相關資訊:

    【顧毓珍】同名的人物

    猜你感興趣

    顧姓名人

    科技名人

    本網站收集的部分內容均為各種已公開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或用戶投稿。本站僅提供一個展示交流、弘揚正能量的平臺。
    如發現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04-2023 幸運信息網 www.taraneem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2021018505號-1
    欧美超大爆乳艳星视频,爱豆传媒国产剧情预告,久久这里只精品最新精品,720lu在线刺激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欧美青青丝袜在线无码